中药液包装机产品详细说明
一、产品概述
中药液包装机是专门针对中药液体进行自动化包装的专业设备,广泛应用于医院制剂室、中药制药企业、连锁药店以及各类中药煎药中心。它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传统中药液包装依赖人工、效率低下且包装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,实现了从中药液定量灌装到封口、切割等工序的一体化操作,不仅显著提升了包装效率,还确保了包装的密封性、准确性和卫生性,为中药液的储存、运输和患者服用提供了极大便利,有力推动了中药行业现代化发展进程。
二、工作原理
1. 定量灌装原理
多数中药液包装机采用容积式定量灌装方式。设备内部配备高精度的灌装泵,如蠕动泵或柱塞泵。以蠕动泵为例,电机驱动滚轮组件对软管进行周期性挤压和放松,使软管内形成负压,从而将中药液从储液罐吸入软管,再通过正压将其挤出并精确灌装到包装容器内。通过调节电机转速、滚轮挤压频率以及灌装时间等参数,可精准控制每次灌装的药液量,满足不同处方剂量需求,一般灌装精度可达 ±1% - ±3% 。
2. 封口原理
常见的封口方式有热封和冷封,中药液包装机多采用热封技术。热封装置由加热元件(如加热棒、加热板)和压力组件构成。当装有中药液的包装容器输送至封口位置时,加热元件迅速升温,使包装材料(多为聚乙烯、聚丙烯等热塑性塑料)受热熔融,同时压力组件施加一定压力,使两层包装材料紧密贴合并冷却固化,形成牢固的密封封口。封口温度、压力和时间是影响封口质量的关键因素,通过设备的控制系统可对这些参数进行精确调节,确保封口严密,防止中药液泄漏。
3. 制袋(针对袋式包装机)原理
若为袋式包装机,其制袋过程基于成型 - 充填 - 封口工艺。包装材料以卷膜形式安装在设备上,经放卷装置展开。在成型器作用下,卷膜被折叠成筒状,纵封装置对筒状膜的侧边进行热封,形成包装袋的纵向密封边。随后,定量灌装后的中药液落入袋内,横封装置在袋口位置进行横向热封并切断,完成一个完整包装袋的制作,整个过程连贯且高效。
三、产品分类
1. 按包装形式分类
-
特点:以塑料薄膜为包装材料,可制成三边封、四边封或背封等不同形式的包装袋。包装袋尺寸灵活可变,能适应多种剂量需求,从几十毫升到几百毫升均可。包装后产品呈扁平状,占用空间小,便于储存和携带。
-
适用场景:广泛应用于医院为患者提供的个性化中药液包装,患者可按剂量携带服用;中药制药企业生产的小包装中药液产品,用于零售市场或临床用药。
-
特点:使用玻璃瓶或塑料瓶作为包装容器,灌装精度高,能有效防止中药液二次污染。设备可根据瓶子规格进行调整,具备自动理瓶、洗瓶、灌装、旋盖(或压盖)等功能,自动化程度高。
-
适用场景:常用于中药口服液等产品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,这类产品对包装密封性和外观要求较高,瓶式包装能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,也便于长期储存和运输。
2. 按自动化程度分类
-
特点:部分工序需人工辅助完成,如手动上袋(或瓶)、人工调节参数等。设备结构相对简单,价格较为亲民,操作门槛低,易于维护。
-
适用场景:适用于小型中药房、诊所或产量需求较小的场所,这些地方业务量有限,半自动包装机既能满足包装需求,又能控制成本投入。
-
特点:从物料输送、定量灌装、封口、制袋(若有)到产品输出,整个包装过程无需人工干预,完全由设备自动完成。配备先进的 PLC 控制系统和传感器,可实现精准的参数控制和故障诊断,生产效率高,包装质量稳定。
-
适用场景:主要应用于大型中药制药企业、连锁药店的中央煎药中心等大规模生产场景,能满足高产量、高质量的包装需求,有效降低人力成本,提高生产效益。
四、产品特点
1. 高精度定量灌装
采用先进的灌装技术和精密的计量装置,可精确控制中药液灌装量,满足不同处方的剂量要求。灌装误差可控制在极小范围内,如 ±1ml 以内(具体误差范围因设备型号和精度等级而异),确保每袋(瓶)中药液剂量准确,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稳定。
2. 高效自动化作业
自动化程度高,包装速度快。全自动包装机每分钟可完成数十袋(瓶)的包装,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节省人力成本。例如,一些高速袋式包装机包装速度可达 60 - 120 袋 / 分钟,瓶式包装机每小时产量可达数千瓶,能满足大规模生产需求。
3. 良好的包装质量
热封技术成熟,封口严密牢固,密封性好,有效防止中药液泄漏和变质。包装外观平整、美观,无论是袋式包装还是瓶式包装,都能保证包装的完整性和一致性,提升产品形象,便于储存和运输。
4. 卫生安全可靠
与中药液接触的部件均采用符合食品药品安全标准的不锈钢、无毒塑料等材质制造,表面光滑,无死角,易于清洗和消毒,可有效避免交叉污染,确保中药液质量安全。设备还配备多重安全防护装置,如漏电保护、过载保护、急停按钮等,保障操作人员人身安全。
5. 灵活的参数调节
可根据不同中药液的特性(如粘度、密度)、包装规格(袋 / 瓶容量、尺寸)和生产需求,灵活调整灌装量、封口温度、包装速度等参数。操作界面简洁直观,多采用触摸屏控制,操作人员可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轻松完成参数设置和设备操作,方便快捷。
6. 广泛的适用范围
不仅适用于各类中药汤剂的包装,还可用于中药口服液、中药保健饮品等液体产品的包装。同时,能适应多种包装材料,如不同材质的塑料薄膜(PE、PP、PET 等)、玻璃瓶、塑料瓶等,满足不同客户的多样化需求。
五、操作指南
1. 使用前准备
-
检查设备外观是否有损坏,各部件连接是否牢固,电源线是否完好且连接正确。
-
接通电源,打开设备电源开关,让设备预热一段时间(具体预热时间参照设备说明书,一般为 10 - 15 分钟),使加热元件达到设定温度。
-
检查储液罐是否清洁干净,将待包装的中药液过滤后倒入储液罐,确保中药液无杂质,以免堵塞灌装管道。
-
根据包装要求,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(卷膜或瓶),安装在设备相应位置,并调整好包装材料的输送路径和张力。
-
设置好包装参数,如灌装量、袋长(针对袋式包装机)、封口温度、包装速度等,首次使用或更换包装规格时,可先进行少量试包装,检查包装效果和参数准确性,如有偏差及时调整。
2. 操作步骤
-
启动设备,设备自动进行初始化和自检,确认无误后进入工作状态。
-
对于袋式包装机,包装材料在设备驱动下开始制袋,同时灌装系统启动,将中药液按设定剂量精准灌装到袋内,然后进行封口和切断,完成一袋中药液的包装;对于瓶式包装机,空瓶经理瓶机整理后,依次进入洗瓶、灌装、旋盖(或压盖)工位,完成整个包装流程。
-
在设备运行过程中,操作人员需密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,包括包装质量(封口是否严密、灌装量是否准确、袋子或瓶子是否成型良好等)、设备有无异常噪音或振动等。如发现问题,应立即按下急停按钮,排除故障后再继续运行。
-
包装完成后,关闭设备电源开关,待设备冷却后,清理设备内部残留的中药液和包装材料,对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,为下一次使用做好准备。
3. 清理维护
-
日常清理:每次使用后,及时清理设备表面的药液残留和灰尘,用干净的湿布擦拭设备外壳和操作面板。对于与中药液接触的部件,如灌装管道、储液罐、封口模具等,应拆卸下来,用清水冲洗干净,再用 75% 酒精进行消毒,晾干后安装回原位。
-
定期维护:每周或每运行一定时间(根据设备使用频率和说明书建议),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维护。检查各传动部件(如链条、皮带、齿轮)的磨损情况,如有必要及时调整或更换;对加热元件、传感器、电机等电气部件进行检查,确保其性能正常,连接牢固;对设备的润滑点进行加注润滑油,保证设备运转顺畅。
-
易损件更换:定期检查易损件(如灌装泵的软管、封口机的加热丝、切刀等)的磨损程度,当易损件磨损到一定程度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或包装质量时,应及时更换。更换易损件时,需选择与设备型号匹配的原厂配件或符合质量标准的替代品,并按照设备说明书的操作步骤进行更换。
六、注意事项
1. 物料要求
-
中药液必须经过充分过滤,去除其中的杂质、药渣等,防止堵塞灌装管道和影响灌装精度。对于粘度较大的中药液,可适当进行稀释或加热处理,降低粘度,以保证灌装顺畅,但需注意控制温度,避免影响中药液的药效。
-
确保中药液的温度在设备适用范围内,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可能会影响包装质量。一般来说,中药液温度宜控制在室温 - 60℃之间,具体温度要求可参考设备说明书。
2. 设备运行
-
设备运行过程中,严禁打开防护门或触摸运转部件,防止发生意外事故。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不得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进行违规操作。
-
避免设备长时间连续运行,连续工作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设备过热,影响设备性能和寿命。如需长时间生产,可适当安排间歇时间,让设备散热冷却。例如,连续运行 2 - 3 小时后,停机休息 15 - 30 分钟。
-
当设备出现故障报警时,应立即停机,查看故障提示信息,分析故障原因并进行排除。在故障未排除前,严禁强行启动设备,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坏。
3. 维护保养
-
维护保养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,严格按照设备维护手册的要求和步骤进行操作。非专业人员请勿擅自拆解设备,以免损坏设备或引发安全问题。
-
定期对设备进行校准,确保灌装量、封口温度等参数的准确性。可使用标准计量器具对灌装量进行校验,用温度测试仪对封口温度进行检测,如有偏差及时调整。
-
设备长期不使用时,应将设备内外清理干净,对各部件进行防锈处理(如涂抹防锈油),并将设备放置在干燥、通风良好的环境中,避免设备受潮生锈或损坏。同时,每隔一段时间对设备进行一次通电试运行,检查设备性能是否正常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