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纯水设备是通过多重净化工艺去除水中离子、有机物、微生物、颗粒物等杂质,产出电阻率达 18.2MΩ・cm(25℃)及以上超纯水的设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医药、实验室、光伏等领域。其类型需根据核心净化技术、应用场景及产水规模划分,以下是详细分类及特点解析:
按应用场景划分
不同行业对超纯水的 “杂质控制重点” 不同,设备工艺会针对性优化:
-
工业锅炉 / 循环水用超纯水设备
核心需求:低硬度(防止结垢)、低硅含量(避免锅炉腐蚀),对 TOC 要求较低。
-
典型工艺:原水→多介质过滤→软化器(除钙镁离子)→RO→离子交换柱。
-
应用:高压锅炉补水、工业循环水回用(如钢铁厂、电厂)。
选型关键:如何匹配自身需求?
明确水质要求:优先确定所需电阻率(如 10MΩ・cm vs 18.2MΩ・cm)、TOC 限值(如≤5ppb)、无菌需求(是否需要除菌过滤)。
核算产水规模:按 “***大小时用水量 + 20% 余量” 计算(避免峰值用水不足)。
考虑原水水质:原水为自来水 / 地下水 / 地表水,预处理工艺不同(如地表水需增加 “絮凝沉淀”,地下水需增加 “除铁锰”)。
关注运行成本:离子交换设备需定期换树脂(耗材成本高),EDI 设备初期投资高但无化学再生成本,需长期综合测算。
通过以上分类,可根据自身行业、水质需求及规模,快速定位适合的超纯水设备类型,避免选型偏差导致的水质不达标或成本浪费。